招生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招生信息

机械电子工程系简介及2023年招生专业介绍

作者: 发布时间:2023-05-31 浏览次数:

太阳集团娱乐场登陆网站机械电子工程系成立于2009年,作为学院重点发展系部,目前开设有智能工程机械运用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机械制造自动化共3个专业。

一、开设专业概述

智能工程机械运用技术国家级示范专业(2010年)、国家级骨干专业2019;“机电一体化技术”为国家教育部认定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专业2019;“机械制造自动化”专业是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2019年

二、专业办学基础

机械电子工程系在发展历程中秉承“知行合一、德技双馨”校训精神,整个系部专业办学瞄准行业发展趋势,坚持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道路,与省内外多家知名企业合作,共建有“徐工挖机西南区域能力发展中心”、“移动机器人协同创新中心”、“苏州富纳工业视觉实训中心”、“贵州联翔数控加工生产性实训中心”等校企合作平台。为提升专业办学国际化水平,系部在2021年正式入选成为法国施耐德电气公司(全球500强企业)-“法国施耐德绿色低碳产教融合项目”全国15所首批建设单位(贵州省唯一);同时还成为国家教育部“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合作项目-智能制造领域首批试点院校。

为实现学生“好就业、就好业”的专业办学目标,先后和徐工集团挖机事业部、吉利汽车(贵阳)基地、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苏州富纳艾尔科技有限公司在工程机械、智能制造两个重点领域开展了“双主体、多元化”育人改革试点,合作开展了“徐工雏鹰计划订单班”、“吉利智能装备订单班”、“特斯拉设备维修技师订单班”、“苏州富纳工业视觉订单班”等能让学生接触到行业最新前沿技术的校企双主体育人试点班级,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人生成长平台。

三、专业师资条件

系部拥有一支学术精湛、教学经验丰富、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实践教学能力强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专兼职教师90余名其中,校内专任教师中拥有博士研究生6人、硕士研究生31人,教授5人、副教授18人、中级职称15人,技师2人;系部拥有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贵州省“职教名师”2人、交通运输部“吴福-振华优秀教师奖”1人,“贵州省技术能手”3人,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

四、学生成长环境

为实现职业教育“人人出彩”办学目的,系部为专业学生营造了良好的成长环境。在实训条件方面,系部四个专业实训场地面积共计达10000余平米,建有CAD/CAM实训室、机械基础创新实训室、3D打印机实训室、机加工生产性实训基地、工业机器人实训室、移动机器人实训中心、工业自动化控制实训室、电工电子实训室、钳工、焊工实训室、特种操作实训室、液压传动实训室等专业技术技能训练实训室。设备总价值达3000余万元,利用上述实条件,学生完成相关专业技术技能的学习,夯实自己职业基础。

通过与贵州科学院共建“贵州交职院-贵州科学院“增材制造技术”产教融合基地”和“学生创客空间”专业学生可以自由畅想,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面展现自我并实现创新能力提升,拓展专业技能。

专业教学团队为学生设计了以“技能兴趣小组塑形”-“技能大赛驱动成才”-“创新创业培养提升”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成长路径。此外,依托学院“校-省-国家”三级技能大赛精英人才培养体系,为优秀学生的培养提供了一条快速成长途径。近年来,系部学生参赛国际技能大赛第四名1项,国家级技能大赛一等奖5项、二等奖9三等奖17项省级技能大赛一等奖15项、二等奖24项、三等奖25教师参加技能大赛获国家级奖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省级技能大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机械电子工程系2023年招生专业介绍

一、智能工程机械运用技术专业

工程机械主要是指用于国防建设工程、交通运输建设、能源工业建设、农林水利建设、工业与民用建筑、城市建设及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大、中型机械。

专业人才培养方向:智能工程机械运用技术专业主要培养毕业后面向公路、铁路、市政、矿山、水电建设涉及工程机械使用、管理、维修、销售技术服务等行业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创新精神的复合型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主要从事各类工程机械的使用、保养、检测、维护维修、运行管理、配件管理、营销等技术型工作。

专业荣誉:太阳集团娱乐场登陆网站智能工程机械运用技术专业是贵州省首批国家示范重点建设专业(2007年),贵州省省级骨干专业(2017年),国家级骨干专业(2019年),全国机械行业特色专业(2019年)。专业从创办之初到现在已累计向全省交通建设领域输送高素质人才3000余人,为全省交通基础建设提供了相应的人力保障,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和关注。

专业实践教学条件开展实践教学条件:智能工程机械运用技术专业作为学院传统优势专业,具备完善的实践教学条件。目前整个专业拥有校企共建“国家级工程机械运用技术生产型实训基地”1个,场地面积达2000平米,与徐工集团共建“徐工挖机西南区域能力发展中心”,并合作开展“徐工集团雏鹰计划”订单班,同时拥有发动机、底盘、电器、液压、模拟仿真、特种操作等六大体系的功能实训室,设备价值超一千万;还和相关专业共建、共享有CAD/CAM实训室、机械基础创新实训室、3D打印机实训室、机加工生产性实训基地、工业机器人实训室、工业自动化控制实训室、电工电子实训室、钳工、焊工实训室等,目前整个专业实践教学条件处于国内一流的地位

学生培养及就业条件:通过建立“基础课+专业核心课+选修课程体系”的课程体系,既保证专业人才必备能力培养的同时也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依托上述实践教学条件,建立了“兴趣驱动、递进交替”的综合兴趣技能小组体系,专业学生可以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面展现自我并实现自我提升,拓展专业技能。同时,专业与行业企业共建校外实践基地,校企合作实践基地达10余个,保障了学生顶岗实习及就业岗位的需求。

教学团队智能工程机械运用技术教学团队为贵州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017年),整个团队的12名教师队伍中,有教授2名,副教授/工程师5人,讲师5人。其中,国家级模范教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专业带头人2人,“双师型”结构专业教师比例达到100%。整个团队完全可以支撑每位专业学生实现人生梦想。

专业奖学金国内知名大中型工程机械企业为本专业学生设立了“订单班专项奖学金”、“凯华达知行合一”、“临沃德技双馨”等企业奖学金,本专业学生除了可以享受学院相应的奖学金外,还可以申请上述奖学金,为您解决了学习的后顾之忧。

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国家级高水平专业群骨干专业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将微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传感器测控技术和软件编程技术等进行综合应用。

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立足贵州、面向全国,结合学院发展需求,基于“错位发展”理念,以“交通机电、服务机器人、智能制造”作为本专业的主要培养方向,主要掌握人机协同、安全风险实时检测识别、自动巡检、智能维护管理等方面技术技能,从事机电设备运维与管控、工程机械维护与改造、智能交通装备应用等岗位群。

专业荣誉:太阳集团娱乐场登陆网站是全国56所贵州目前唯一一所“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其中,“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属于“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高水平专业群内专业之一专业学生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和发展空间。

专业实践教学条件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已建成集学生实训、产品研发、工艺开发、技术推广等功能的专业实训基地,整个实训基地有移动机器人协同创新中心、服务机器人黔匠工坊、智能交通产品创客中心、移动机器人实训室、工业机器人实训室、工业自动化实训室、3D打印实训室、机械基础创新实训室、电工电子实训室、钳工、焊工实训室、特种操作实训室、机床维修实训室、液压控制实训室等15个实训室,实训室总面积2500余平米,设备超千万元

整个专业实训基地秉承“开放”管理理念,建立了“兴趣驱动、递进交替”的综合兴趣技能小组体系,利用上述基地和体系,学生可以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面展现自我并实现自我提升,拓展专业技能。

专业教学团队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配备了一支理论和实操技能过硬的优秀教学团队,整个教学团队中拥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教师占85%以上,整个团队中有28名专业教师,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12名,讲师5名,企业工程师3名,具有交通部交通科技英才1名,贵州省技术能手3名,贵州省职教名师1名。

学生成长路径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专业教学团队为学生设计了以“技能兴趣小组塑”-“技能大赛驱动”-“创新创业提升”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成长路径。

“兴趣小组塑性”: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的3个定位方向,设置了8个技能兴趣小组,兴趣小组学习内容覆盖了专业绝大部分课程。基于以学生为主,实施“兴趣驱动、递进交替”的培养过程,从而夯实学生技术技能基础、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

“技能大赛驱动”:通过构建“校-省-国家”三级技能大赛体系,专注于包括“电工电子技术+交通工程制图—单片机技术+PLC技术+通信技术—交通机电技术”、“电子技术+机械原理—单片机技术+机械结构设计—服务机器人技术”、“电气技术+机械原理—PLC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智能制造技术”在内的3条技能成长路线培养人才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依托该平台近3年本专业学生共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5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项20余项。2020年代表贵州省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赛区选拔赛)移动机器人项目获第6名,是目前贵州省该领域最高水平;

“创新创业提升”:依托移动机器人协同创新中心、服务机器人黔匠工坊和智能交通产品创客中心3个交通机电产品和机器人研发基地,学生可以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开拓思维,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就业方向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法国施耐德、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贵州吉利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均有深度合作,并与贵州高速公路集团、贵州中南交通科技有限公司、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贵阳永青仪电科技有限公司、广州慧谷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贵州省质安交通工程监控检测中心有限责任公司、贵州海尔电器有限公司、浙江双环传动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广为电器有限公司、人本集团、西南水泥厂等10多家大型行业领先企业建立了稳定合作关系,全面打通了就业渠道,学生就业率达95%以上


三、机械制造自动化专业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是主要集机械制造基础、三维数字化设计、制造工艺、程序编制及工艺实施、3D打印、设备运维及质量管控等技术进行综合应用。

专业人才培养方向:本专业立足贵州、面向全国,结合学院特点,实施“错位发展”专业发展理念,以“数字化工业设数字化制造加工”作为本专业主要培养方向,主要掌握车间、数字化设计、产品数字化设计与仿真、工艺数字化设计、人机协同、在线运行与故障诊断、智能在线检测等方面技术技能,服务产品研发、生产作业、设备管理、质量管控等岗位群,全面对接“智能制造”领域关键技术环节,为专业学生提供良好技术技能平台和发展空间。

专业荣誉:“机械制造自动化”专业太阳集团娱乐场登陆网站重点建设专业,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

专业实践教学条件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已建成兼具学生实训、产品研发、工艺开发、技术推广等功能的专业实训基地,整个实训基地有先进装备制造技术教、科、产融合基地、CAD/CAM实训室、机械基础创新实训室、3D打印机实训室、机加工生产性实训基地、工业机器人实训室、PLC实训室一、PLC实训室二、电工实训室、钳工实训室、电子实训室、移动机器人实训室,创客中心、焊工实训室、特种操作实训室共14个实训室,实训室总面积3000余平米,设备价值2000余万元,其中先进装备制造技术教、科、产融合基地是太阳集团娱乐场登陆网站与贵州省科学院共建,总投资达到900万元,旨在培养具有高质量的先进装备技术方面的高技能人才。整个专业实训基地秉承“开放”管理理念,建立了“兴趣驱动、递进交替”的综合兴趣技能小组体系,利用上述基地和体系专业学生可以在教学团队的指导下,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面展现自我并实现自我提升,拓展专业技能。

专业教学团队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配备了一支理论和实操技能过硬的优秀教学团队,整个教学团队中拥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教师占50%,整个团队中有17名专业教师,其中有教授1名,博士1名,副教授10名,讲师3名,企业工程师3名,“贵州省技术能手”师2名。

学生成长路径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确定了以“数字化工业设数字化制造加工”为专业人才培养主要目标,为实现该目标,教学团队为专业学生设计了以“技能兴趣小组塑”、“技能大赛驱动”、“生产实训锻炼”、“现代学徒制”为主线的专业培养成长路径。

兴趣小组塑性”:专业课学习为本,利用结合专业设置覆盖绝大部分专业课程的八个专业兴趣小组以学生为主,实施“兴趣驱动、递进交替”的培养过程,从而夯实学生技术技能基础、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

技能大赛驱动”:通过构建“校-省-国家”三级技能大赛体系,专注专业涉及的数字化工业设计、数字化加工、3D打印技术、CAD机械设计、机械创新设计等关键技术进行培养,同时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依托该平台专业学生历年来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30余项,其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CAD机械设计项目中系部学生荣获全国第14名,在“高教杯”全国先进成图大赛中荣获一等奖、二等奖,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全国工业设计职业技能大赛荣获全国二等奖

“生产型实训锻炼”:学生利用校内和企业合建的“校内生产型实训基地”,学生在这里可以参与军工产品的设计与生产,可以完成企业各个真实生产环节的工作,实现了与今后工作岗位的真实对接。同时学生也可以选择在与贵州科学院共建的先进装备制造技术教、科、产融合基地进行锻炼学习,零学习先进的装备制造技术零距离上岗零距离就业。

“现代学徒制”:现代学徒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于2014年提出的一项旨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本专业9月份进校的学生可在自愿的原则下经过报名-选-面试环节考核合格后,进入现代学徒制班级学习,目前本专业学生可以选择贵阳吉利汽车制造企业“吉利现代学徒制班”、苏州富纳艾尔科技有限公司“工业视觉学徒制班”。

就业方向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富纳艾尔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特斯拉超级工厂、贵州吉利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贵阳永青仪电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双环传动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广为电器有限公司、贵州海尔电器有限公司、人本集团、西南水泥厂等20多家大型行业领先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全面打通了就业渠道,学生就业率达93%以上



联系地址:

贵州省贵阳市清镇市云站路25号

邮编:551400

联系电话:0851-88133666

传真:0851-88133666

    版权所有:太阳集团娱乐场登陆网站       备案编号:黔ICP备05000595号-1            52011502000035号